欢迎访问澳门金沙网赌平台官网!

澳门金沙官网动态

电视机发展史:百年发展历程 都经历了什么?

频道:澳门金沙官网动态 日期: 浏览:88

在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机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重大新闻、精彩赛事的传播,还是文艺休闲、影视内容的传播,电视机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充实自己的一个渠道,哪怕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电视机依旧担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电视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甚至在1996年,联合国还通过决议,将11月21日定为世界电视日,足见电视机这一发明的伟大。

从最初诞生之日到现在,电视机已经走过了百年的时间,期间从CRT技术到LCD、OLED技术,电视技术也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篇文章的内容,来简单回顾下电视机的发展。

一、电视机的诞生及发展

尽管目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有使用价值的电视机,是1925年由英国发明家约翰约翰·洛奇·贝尔德发明的,但电视机的出现,不能简单说是具体某一个人的功劳,在这个期间,无数前人的努力,为电视机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1908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坎贝尔·温斯顿、俄国人罗申克分别提出了电子扫描原理,这奠定了近代电视技术的基础理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P·T·法恩斯沃和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兹里金同期开始研究发明电子电视,并且沃兹里金还在这一过程中发明了显像管和摄像管,这两项发明是构成电子式电视系统最为重要的两项发明。

实际上在差不多同期,同步发展的还有机械电视,但受限于其自身的限制,整个系统,无论是摄像系统还是家里的播放系统都非常笨重,并且故障率很高,在电子式电视出现并开始发展后慢慢退出发展,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终于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之中。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进行了一次电视播发和接收的演示;192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进行了纽约与华盛顿之间的有线传送电视节目的尝试;而到了1928年,美国纽约三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首次电视广播实验,这场持续30分钟的电视广播尝试,尽管收看的电视机只有十多台,但依旧标志着电视艺术的问世。

到了这一步,电视机的发展就交给时间了,随着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视机的全面发展。到了1939年,英国大约已经有2万个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同年,美国和前苏联也分别建立了电视台,但二战的爆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视的发展,直到战后才全面恢复。开启了电视工业的蓬勃发展。1946年,英国广播公司恢复了固定电视节目,而到了1951年,美国电视机数量达到了一千多万台,并成立了数百家电视台。差不多同期,从1949年到1953年期间,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日本、加拿大等过纷纷建立电视台,中国也于1958年建立了自己的电视台。

二、CRT电视步入烟尘,液晶电视崛起

从诞生、普及,到之后的很多年,CRT电视可以就是说电视机的唯一形态,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是绝对数量的存在。但是CRT电视有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基本没办法轻量化。CRT电视的核心就是一根真空管,通过射出电子束,击打荧光涂料发光产生图像。

并且,只要电视机的屏幕面积越大,意味着显像管就会越长,因为需要有足够的纵深空间才能确保电子枪能够把电子束打到整个屏幕上。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朋友对此应该会有印象,就是后来20多寸的大彩电,在个头上相比之前的14寸黑白电视,那大了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而且,同样受限于技术,CRT电视又很难把画面尺寸做大,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并且在彼时,CRT电视如果能做到平面直角,那已经是高端的存在了,经历过这一时期的朋友对此应该也都有印象。

在电视机从无到有的过程中,CRT电视解决了人们娱乐、传播信息等各种需求,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电视机绝对力量。但随着电视机的全面普及,这些缺点渐渐成为了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一面。为了解决CRT电视的这些缺点,一些新兴技术冒了出来,比如背投电视,以及在最近火热的电视剧《狂飙》中提到的等离子电视。

先说背投电视,它其实是将投影系统和屏幕结合的一个形态,本质上来说更接近投影。它主要解决了CRT电视无法做大的问题,它无需大尺寸的显像管,利用投射原理,可以轻松实现43英寸以上的尺寸。尽管尺寸做大了,但在机身尺寸上依旧相当的笨重,在笔者的记忆中,曾经学校里面就给班级添置了背投电视作为教学使用,相比此前吊在天花板上的CRT电视确实画面大了不少,但如同柜子一般的体积,也着实不小。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背投电视还会出现灯泡亮度降低的问题,需要更换灯泡。因此在迅速崛起、辉煌之后,背投电视就被打入了冷宫。

相比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只能说是生不逢时了。它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通过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实现成像,在性能上相比CRT电视和背投电视,那好上可不是一点半点了。甚至比后来的液晶电视,某些方面也更为出色,比如等离子电视面板是主动发光的,相比液晶面板需要背光,等离子电视在宽容度、动态对比度等方面都优于液晶面板;而在相应速度上,等离子也要远好于液晶面板。

当然,等离子也不是说一点劣势都没有。比如它很难做小,同期LCD主推32英寸的时代,等离子最小只能做到42英寸,与市场严重背离。同时还有着成本高、发热量大的缺点。最关键的是,以松下等日系厂商为代表的等离子联盟过于自信,固步自封,最终没有赶上电视发展的潮流,错失良机,最终只能引来淘汰的结局。

经过了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的短暂插曲,电视的发展终于来到了如今我们很多人熟悉的液晶时代。

三、OLED崛起,LCD永不为奴

时间进入到21世纪,液晶电视,也就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电视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不过,技术的发展永远不是线性的,尽管直到21世纪,液晶电视才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实际上,早在19世纪后期科学家就发现了液晶这个材质,美国一家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就尝试将它用于显示技术,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并没有成功。

而将液晶技术发扬光大的,则是后来的日本。在看到液晶技术后,日本人对此充满了兴趣,当然,最初运用这一技术的,并不是电视领域,而是日本的手表产业。彼时,日本正在对瑞士手表发起进攻,在获得了液晶技术之后,日本企业很快将它运用到了电子手表上,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夏普等企业又将液晶技术运用到了计算器、显示面板等领域,在大获成功的同时,继续推进液晶技术的研究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参与到其中,日本建立了完整的液晶产业链,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到1994年的时候,日本在全球面板产业的份额已经跃至94%。终于,液晶显示技术进入到了可以大量应用的时代,于是在2000年,第一代液晶电视正式上市,尽管但是还存在着电视尺寸小、对比度差、画面清晰度低等劣势,但依旧不影响它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随后的发展中,液晶电视也经历了背光、屏幕材质的不断发展。比如传统液晶电视的CCFL背光源,因为寿命短、结构复杂、输出均匀性差等确定,慢慢被淘汰;而LED光源则凭借着更为轻薄、功耗更低、控光效果更好的优点慢慢登上历史舞台。此外,包括不同的面板材质、技术,我们还见到像是IPS屏、TFT屏等等,各有优劣。

甚至,在当下,随着各个厂商不断研发,涌现出了不少新的名词,像是LED电视、QLED电视、ULED电视,尽管冠以不同的名字,本质上都是液晶电视,包括当下最为先进的MiniLED电视,都是在背光材质、发光材料等方面着手,以提升电视的画质表现。

但凡事也有例外,那就是OLED和Micro LED。先说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名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幕本身是自发光的,这与需要背光的液晶电视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通电就可以发光,者相比LCD电视,OLED电视在色彩上会更显优势,特别是显示黑色的时候,OLED可以通过关闭黑色区域的像素的,从而视觉上会更为深邃,同时也就带来了更高的对比度。实际上OLED最早更多的是应用在了手机上,各种熄屏显示也正是基于这个技术。

同时,由于OLED屏幕去掉了背光板、偏光片等结果,因此屏幕可以做的更薄,如果将其装在塑料基板上就可以做成当下火热的柔性屏幕,借助薄膜封装技术,并在面板背面粘贴保护膜,让面板变得可弯曲,不易折断,从而实现升降电视、卷轴电视等全新的电视形态。

当然,也不是说OLED没有缺点,一个是OLED屏幕在PWM调光下产生的低频闪问题,会产生伤眼的问题。此外,OLED屏幕还会存在烧屏的问题,由于这是OLED屏幕本身先天缺陷造成的,短时间也算是无解。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键的自然还是价格问题,由于OLED屏幕的成本问题,OLED电视相对LCD电视,总价格还是偏高,目前各个品牌也是作为高端产品线存在,因此如何进行普及,也还是相关厂商需要努力去解决的。

再说Micro LED,虽说看上去和MiniLED差不多,不过两种也是有本质区别的,相对而言,Micro LED与OLED更为接近,Micro LED就是将LED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其LED单元能够小至50微米,如此一来,它既有着LED背光屏幕高效率、高亮度、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同时又具备OLED那样自发光无需背光的特点,可以说是屏幕产业未来的方向。但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Micro LED也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需要解决,比如巨量转移,如何将LED做得微小化,再转移到基板上,这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

OLED技术日渐成熟,Micro LED只要假以时日,降低成本走向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正所谓LCD永不为奴,LCD背光技术同样在不断发展,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电视领域LCD、OLED、Micro LED,或许会是三个技术鼎立的时代。

四、智能化能否引领电视未来?

在显示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电视派生除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智能化。得益于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视既拥有了智能化的前提,同时用户也有了相应的需求,智能电视应运而生。

相比传统电视,智能电视有着诸多的优势,首先在内容上,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传统电视,用户要么以来地面波无线接收电视节目,或者就是借助有线电视/IPTV来观看节目,并且通常用户也没有办法点播,只能守在电视前按时收看。而智能电视,加入了网络点播功能,结合后来全面发展的网络视频平台,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收看自己想要观看的节目。而到了后期,小米、华为这样的手机厂商入局,凭借自身的生态和技术积累,赋予了电视更多的玩法,比如智能家居终端、可以远程视频通话的智慧屏等等。

当然,智能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用户深恶痛绝的开机广告,以及现在的各种套娃式会员费;还有就是越来越复杂的操作,对于家中的老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友好。让人不经思索,智能化对于电视的发展,究竟是好,还是坏。

回顾电视百年发展史,电视机在形态上,变得越来越纤薄,画面尺寸越做越大;而在体验上,自然是画质越来越高,包括还原越来越好的色彩、分辨率越来越高,当然,还有越来越智能。当下的电视机,无论是液晶电视也好,OLED电视也好,至少在形态上,两者是一致的,并且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并存发展的存在。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电视机又会前往何方呢?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些猜测,无论是当下的激光电视,还是VR、AR这样的设备,其实都揭示了一个事实,就是无屏化,屏幕不再局限电视的发展,任何物体都能作为显示介质而存在。当有一天,显示核心设备可以变得足够小,空气也能成为显示介质, 那么,电视机这个走过了百年时光的信息载体,又会迎来一个革命般的变化,我们也会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