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蟹寻声】是科技蟹关于音频设备的栏目,旨在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最前沿的耳机体验与选购指南。这里有最发烧的设备,亦有最适合您的设备。关于声音,可以说是一种“玄学”,但相信您如果试用或者购买了我们推荐的产品,一定会得到和我们文中一样的最为直观、真实的感受。
【小蟹寻声 第38期】在漫威电影《银河护卫队》中,想必有一段会令所有的影迷都印象深刻:那就是星爵在漫威宇宙中首次出场,在获得宇宙魔球之前戴上耳机,尬舞《Come and get your love》。那段“忘我”的表演在《复联4》里又重来了一边,笑的当时在吃爆米花的我肚子痛。
(《银河护卫队》中,星爵腰间的Walkman初号机)
为何音乐能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人在听觉方面上的诸多科学道理,音乐广泛传播更是主要原因。大到经典好莱坞电影的配乐,小到手机中音乐APP的每一首曲子,音乐已经无处不在,成为最容易获得的文娱消费品。而音乐广泛传播的开端,就是Sony Walkman(随身听)。
40年前,第一台Sony Walkman诞生。自此,随时随地享受音乐的体验成为可能,代表年轻、活力、时尚的现代流行音乐时代正式到来,同时它的诞生也间接创造了耳机文化。随身听诞生40年,索尼如何用它影响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
从磁带机、CD机,再到当代Walkman
或许你想不到,Walkman的诞生竟起源于录音机。1978年5月,索尼开发的TC-D5立体声录放音机上市。这款产品备受用家欢迎,只是不是在录音方面,而是“回放的声音很好听”。1979年3月,这台机器小型化成功,Walkman的前身Pressman“新闻人”诞生。
(Walkman的前身,TC-D5录放音机)
当时,索尼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井深大酷爱歌剧,又经常要坐越洋航班,旅途中甚是无聊,想要一款能随时随地享受音乐的磁带机。在看到Pressman小巧的体积后,让工程师日夜赶工去除录音用的元件,完成了Walkman的第一个工程机。虽然他成功在越洋航班上享受到了喜爱的歌剧,可因为电池太小也就听了十几分钟,但这种体验却给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索尼的两位创始人,盛田昭夫与井深大)
他回来和另一位创始人盛田昭夫分享了体验,它们共同认为这款产品将会改变世界。4个月后,经过重新设计外观和内部元件,第一款Walkman TPS-L2正式诞生,也就是《银河护卫队》中星爵手上的那一款。蓝色的机身搭配那颗橙色的按键(按下后可在耳机内播出外界声音,真实黑科技!),加上双耳机插口(与他人分享音乐)和MDR-5耳机,带上它你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崽!
(TPS-L2,Walkman初号机)
当时的索尼原本预计在2个月后,将这款“元祖”Walkman面向全世界发售,但后来却推迟了,因为它根本供不应求。除了日本国内庞大的需求量,来日本游玩的游客、航班上的机组人员,都争相将这款Walkman带回自己的国家,为的就是向家人朋友展示这个“能随身带着听歌的盒子”。
(索尼在GinzaSonyPark举办的Walkman40周年活动,现场的经典Walkman机型均可
在推出的第5年,Walkman随身听就售出了1000万台;而到了第7年,这个数字突破了2000万;同年“Walkman”一词进入牛津大词典,意为“随身听”。Walkman的风靡让当时日本近乎所有的消费电子厂商都开始生产类似的随身听产品。使用磁带作为播放介质的 Walkman随身听也有着超长的寿命,直到2010年才正式停产,可见其影响力。
(机型WM2,采用轻量化设计,拥有多种配色方案)
当然索尼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磁带作为储存音乐的介质,虽然小巧,但在未来的发展潜力、长期使用的耐久性上,都有着诸多不足。为此在Walkman诞生的第3年,Sony就联合飞利浦以及其他两家公司,共同推出了CD。仅12cm的小巧碟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近乎永久的寿命让CD成为未来音乐的曙光。
但最初Sony推出的仅仅是台式的CD机,价格昂贵且目标是搭配音箱使用,销量近乎停滞。当时Sony音箱事业部的领头人大曾根幸三,拿出了4个CD盒叠在一起,对属下说:“把CD机做到这么小吧!这才是大家喜欢的尺寸!”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从各个方面而言都是,但Sony最终将其完成。
(索尼以经典Discman D50外形而设计的40周年限定包)
1984年11月1日,Sony正式发布了第一台Discman(后称CDWalkman)——D50。这台Discman销量超乎预期,为CD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的售价仅为同时期CD机的1/3,甚至在最初的一年半里,它都是“亏钱”生产的。
在后续的十多年里,Sony一共推出了超过百款CDWalkman型号,有专注于高音质、推力的HiFi机型,也有注重于轻薄、便于携带的机型,还有着面向大众、售价亲民的机型。这使得Walkman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销量也因此突飞猛进。在上个世纪末,Sony一共售出了超过2亿台Walkman。
(在Walkman 40周年活动现场,一位粉丝向我展示他当年使用的Walkman)
之后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已知道。2000年,MP3格式兴起,随身听制造门槛降低。而在使用上,MP3随身听也比Sony当时主推的MD Walkman要方便不少。而1年之后苹果推出iPod,更是全面开启了数字音乐时代。
在接下来的数年内,Walkman并未消失,而是朝着更多的方向发展:它紧跟数字时代,并发挥“高音质”的特点,转变为现在Sony的高音质随身听系列;原本作为Walkman随附品的耳机成为了一种文化,Sony也成为耳机圈中颇受欢迎的品牌;而Walkman和爱立信的合作,让当下的索尼Xperia手机诞生。
我为什么喜欢用Walkman听音乐?
初次体验Walkman,是一台高中室友的S754:轻薄的金属机身、米奇外形的操控按钮、出众的音质都让我对其爱不释手。每当我想起它,都会回忆起体育课躺在操场听歌,数云朵的闲暇时光。而时至今日,Walkman依旧是陪在我身边的那一台随身听。
我为什么喜欢用Walkman听音乐?和两点有关。作为一个写音频设备评测的人,试听过的一些随身听在素质上的确领先于Walkman。但素质高并不一定代表耐听,大部分当下Walkman的调音属于温和中透出细节的类型,保留高音质的同时,即使长时间聆听也不至于听觉疲劳,更适合日常使用。
另外一点,则是我喜欢按专辑听歌。别的播放器在播完一张专辑后,会回到这张专辑的第一张;而Walkman则会自动来到下一张专辑的第一曲。听久了,我甚至能记起几百首歌曲的顺序,而且也能每一首歌都听到,不至于让某一首歌受到冷落。这虽然算不上Walkman的优势,但是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
40年Walkman巅峰之作:“金砖”+IER-Z1R
今年是Walkman40周年,很多朋友都在等Sony推出40周年的纪念款Walkman。而据外媒消息,最近Sony向FCC提交的两款Walkman型号分别为NW-ZX500和NW-A100,看命名并不是旗舰。那么目前最有代表性的Walkman是哪一套呢?无疑是“金砖”NW-WM1Z+IER-Z1R。
为什么选择“金砖”NW-WM1Z而不是价格更贵的“索六万”DMP-Z1?当然是因为后者实在是太重了,虽然有着极佳音质,但与Walkman精神中最重要的“随身”体验不符。我个人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台可以移动的台机。
(Walkman超级旗舰,DMP-Z1“索六万”)
2016年,索尼音频发布了醇音典范系列,再一次向音质的巅峰发起冲击。新品包括MDR-Z1R头戴耳机、TA-ZH1ES台式耳放和NW-WM1Z\WM1A播放器,而其中Walkman旗舰WM1Z“金砖”更是成为当时、乃至目前都火热的播放器。
而IER-Z1R则是索尼时隔多年推出的旗舰耳塞。当你将“金砖”NW-WM1Z和IER-Z1R放在一起,会发现外观上它俩就有一个共同点:NW-WM1Z的镀金无氧铜机身加上IER-Z1R闪亮的“鱼鳞纹”锆合金腔体,代表了索尼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
而在内部,两者也是精益求精:NW-WM1Z采用了全新开发的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器、为高音质服务的电路设计、4.4mm新规格耳机接口;IER-Z1R则使用了5mm超高音动圈+12mm动圈+镁合金平衡电枢三单元设计,且每个单元都有着独家的黑科技。
聆听这一套系统的时候,出色的音质以及强大的表现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低频量感和质感都十分优秀,澎湃有力,而细节也丰富深邃,营造出稳重的下盘;中频温暖有厚度,能很好地演绎人声的韵味;高频靓丽透彻,解析力和延伸感都十分到位,声音平滑而细腻。整体素质无可挑剔,调音多元普适,是演绎多种风格音乐的最佳选择。
“For music lover,By music lover”
如果说40年前Walkman的诞生,是一群爱听音乐的工程师,在完成自己热爱的工作之余,顺手改变了世界听音乐的方式;那么40年后的今天,用创意与科技的力量感动世界,已经成为索尼的宗旨,更是世界大多数高新企业所共同追逐的目标。每当有改变人类生活的新科技出现,谁不会觉得它就是40年前那台Walkman的缩影呢?